找到相关内容1470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妙悟法师:修行,就是丧失人格

    。 对于修行出离道,解脱道,乃至发大菩提心的人来说,就是另一回事啦。如果还着眼于零与10之间的追求,对于修行解脱的人来说就是莫大的堕落。连天道尚且要超越! 假设10与100之间为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天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2244076801.html
  • 见护法师:三界唯心、万法唯识论

    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这三界,也就是这一切宇宙,天宫、地狱、人间,这种种依报的环境,也都是我们的心念所造出来的。   心善则成净土,心恶则成地狱,廓然无心方是佛的境界。又此中有事有理,“三界唯心”是事...

    见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0976906.html
  • 恒强法师:《佛法概论》讲纲(2)

    如大海之无边际,故又称苦界、苦海。三界共有二十八天,即欲界六天,色界十八天,无色界四天。 1、欲界 即具有淫欲、情欲、色欲、食欲等有情所居之世界。上自第六他化自在天,中包括人界之四大洲,下至无间地狱等二十处(八大地狱+傍生、饿鬼+四大洲+六欲天);因男女参居,多诸染欲,故称欲界。 2、色界 色为变碍之义或示现之义,乃远离欲界淫、食二欲而仍具有清净色质等有情所居之世界。以其尚有色质,故称色界...

    恒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14876944.html
  • 圣严法师:生命的存在不容否定

    出现,佛教相信是由变化而来,下至单细胞的生物,上至人类,都是一样。地球形成之后最初的人类,是从色界第六天的光音天而来,他们是飞空而来的,那是由于他们的堕落,贪爱了地球上的一种天然食物,吃了之后,身体粗重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24377001.html
  • 问:什么是天龙八部?

    有六天,主要有四大天王,忉利天和他化自在天等;色界二十三天,主要有大梵天(又名鸠摩罗天)、遍净天和大自在天等;无色界四天。在我国石窟造像中很早就出现了天部的形象,以后又不断变化。云冈第8窟窟门两侧,雕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11277969.html
  • 邢台玉泉禅寺第四届传法大典法语

    君臣旨诀。 师曰:“正位即空界,本来无物;偏位即色界,有万象形;正中偏者,背理就事;偏中正者,舍事入理;兼带者,冥应众缘,不堕诸有,非染非净,非正非偏。故曰虚玄大道,无着真宗,从上先德,推此一位,最妙...

    佚名

    |$False$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20404582261.html
  • 临终瑞相能否就表示解脱了吗?

    的鬼;如果贪嗔轻微、福德增上,就生为欲界的天神;如果修行佛法,戒、定、慧三学并重,纵然不出三界,也会生为欲界的忉利天和色界的五净居天。在生天以后,依旧能够见佛闻法,供养十方一切诸佛,常和诸大菩萨聚会一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15540482438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佛教的修持方法是什么?

    四禅八定都是三界之内色界及无色界的天境,天的寿命虽长,却未解脱生死,所以佛教只是把禅定当作修持的一种方法,而非修持的目的;所以中国的禅宗,虽然以禅为宗,却是重开悟而不重禅定。悟,就是智慧的开发,唯有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6505983245.html
  • 时间与世界

      时间与世界   时间,是缤纷世界的创造者,同时也是毁灭者;时间,让嗷嗷待哺的婴儿出落成如花似玉的少女,同时也让她变成发白皮皱的老妪。无论是世界的成灭,朝代的盛衰,还是人们的苦乐,事业的成败,都在时间的巨轮下,被无声无息地碾得粉碎。   在三界内,无论是有情的生命,还是生存的世界,无不在时间的流逝中,被无情地吞噬着。短短不足百年的人生固然如此,寿以劫计的天界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色界及无色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390685677.html
  • 《杂阿含334经》的要义

    “不善业”而生诸恶趣;由奉行“善的身、语、意业”才得生善趣。在色界爱和无色界爱中,众生是修习“粗静行相观”,造“修所成的善有漏业”而生到色界和无色界。投生到欲界、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有其身心(欲界、色界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113985836.html